赵心童为何最怕遭遇塞尔比?只因四届世界冠军曾是最强六边形战士******
在最近的一段采访里,赵心童称四届世界冠军塞尔比是自己最怕面对的选手。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塞尔比这位六边形球员有可怕的比赛杀伤力。要知道,塞尔比可是曾经连续七年排名世界第一的选手,也曾誉为斯诺克历史以来最强的六边形战士。
在世界斯诺克巡回赛中,塞尔比并不是天才选手,但他的综合实力却一度是最佳的存在。毕竟,他可是在历史第一人奥沙利文手中抢走一套大满贯的选手。当他处于最巅峰状态时,丁俊晖三次最近接世锦赛夺冠的旅程中有两次都是败于他手,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出色的一位选手。
赵心童称最怕面对塞尔比这位球员
在最近一段采访中,赵心童在谈到防守最好和心态最好的球员时给出了塞尔比这个答案。在最后谈到自己最怕面对的对手时,他也称是塞尔比。他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他觉得塞尔比的防守和心态等各方面是坚不可摧的,哪怕自己状态再好,塞尔比也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对手。
在两位球员的过往交手中,两位球员共有八次交手,塞尔比取得六胜两负的战绩占据优势,具体交手记录如下。在2015年欧巡赛中,塞尔比以4-1击败赵心童。在2017年欧洲大师赛中,塞尔比以4-1击败赵心童。2018年中锦赛中,塞尔比以6-4击败赵心童。
在2019年世锦赛中,塞尔比在1-5落后的情况下以10-7逆转赵心童。在2020年威尔士公开赛中,塞尔比以4-3击败赵心童。在2020年冠军联赛中,塞尔比0-3不敌赵心童。在2021年冠军联赛中,塞尔比3-1击败赵心童。在2022年冠军联赛中,塞尔比0-3不敌赵心童。这样一来,塞尔比就在面对赵心童的比赛中取得六胜两负的战绩,并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赵心童最怕面对塞尔比是因难对付
在世界斯诺克巡回赛中,塞尔比绝对是最全面的球员之一。在他巅峰时,他甚至被誉为历史最强六边形球员。巅峰期的塞尔比的远台成功率很高,防守密不透风,战术多变,攻防一体,加上强大的心理素质,任何选手遇到这样的对手都很难在比赛中找到突围的机会。
要知道,让奥沙利文在世锦赛决赛输球的唯一对手也只有塞尔比,哪怕是巅峰的特鲁姆普也没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哪怕是现在,赵心童在谈到塞尔比这位对手时也非常尊重后者。毕竟,哪怕塞尔比巅峰不再,他也依然是世界顶级斯诺克选手之一,因为他确实太全面了。
更何况,赵心童和塞尔比是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选手。当进攻型球员面对防守型球员时,绝大多数情况下,进攻型选手都会吃亏。这主要就是因为防守型球员往往能通过防守让进攻型选手的状态下滑,而防守型球员则是可以通过攻防转换的契机寻找到更多的突破机会。
赵心童依然有很远的职业道路要走
截止到目前为止,赵心童的赢球方式还是略显单一。客观地说,赵心童的打法和年轻时候的马克威廉姆斯基本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凭借出色的准度作为自己赢球的基础,可一旦自己的准度被对手所限制,那他们就会陷入麻烦,所以赵心童需要在未来变得更加全面。
事实上,进攻型球员想要在未来走得更远,让自己变得全面绝对是必修之路。不管是马克威廉姆斯、尼尔罗伯逊还是特鲁姆普,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全面对球员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所以,赵心童也是一样,他也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补充自己,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当然,赵心童现在还年轻,他的职业未来有着无限的潜力。但变得全面显然是对他有利的,毕竟职业球员想要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就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球员不管在面对什么对手时都有计可施,有后路可退,有成功之路可寻。
雪藏主力?中国U21女排3******
8月7日上午11点,中国U21女排在世锦赛的首场比赛开打,对手是克罗地亚队。
中国队的首发阵容为:主攻李晨瑄、赵喆熙,副攻单琳倩、李涵宇,二传吴佳慧,接应单兰沣,自由人孙婉鋆。
对阵名不见经传的克罗地亚,中国U21女排显得准备不足,她们第一局竟然打得非常艰难。
开局1-4落后,主教练谢激扬叫暂停。克罗地亚打得很怪,也可以说是打得很聪明,她们基本不大力扣球,都是抹抹吊吊,中国队员有点找不到着力点,5-9落后。
12-16落后时,中国U21女排凭借李晨瑄、赵喆熙的扣球,单兰沣的拦网,追至16平。但克罗地亚队再次领先,20-23时,赵喆熙、单琳倩扣球,中国队追至23平,眼看本局有希望。
但中国队扣球出界(无挑战),对方吊球得分,中国U21女排23-25输掉了第一局。
第二局开局,单兰沣扣球被拦后,用季雨潇换下,再没上场。中国U21女排开局7-4领先,在对手暂停后连丢5分,7-9被对手反超。但这一局,中国队没有让对手拉开比分,一直胶着到20平。
关键时候,单琳倩单骑救主。主教练可能是看到了边攻乏力,布置了副攻战术,单琳倩3扣1拦,一人独得4分,帮助中国队25-23扳回一局。
这一局的胜利对于这场比赛很关键,国家队的副攻单琳倩在U21国家队还是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家队争了光。
第三局中国U21女排仍然5-8落后,同样依靠对手的发球失误,追至10平。然后双方比分一路胶着到23平,赵喆熙拦网得分,中国队24-23率先拿到局点。最后两分,又是单琳倩背飞得分,赵喆熙扣球得分,中国U21女排27-25险胜第三局。
总结的话,前面三局中国队一传漫天飞舞,边攻乏力,二传离题万里,打得非常业余,跟克罗地亚队水平相当,前三局仅赢了两分。
中国U21女排在第四局仍无起色,双方继续混战,转折点出现在中国队8-9落后时,主教练换二传,用1.88米的朱航霆换下1.79米的吴佳慧。然后出现了排球比赛中非常神奇的事情,作为二传手的朱航霆在本局3扣2拦,拿到全队最高的5分,帮助中国U21女排24-19拿到赛点,25-21较为轻松地赢下比赛。
本场比赛,中国U21女排扣球赢了14分,但拦网输了8分,而且与常态的中国女排不同的是,她们居然有22个失误,小球技术堪忧。
主攻赵喆熙拿到全队最高的21分,主攻李晨瑄拿到17分,副攻单琳倩和接应季雨潇拿到9分,副攻李涵宇拿到8分,只打了大半局的二传手朱航霆拿到5分。国家队的王奥芊上场时间较短,只拿到3分。
从本场比赛来看,感觉中国U21女排这场比赛应该是雪藏了主力,朱航霆打得明显比吴佳慧要好,但并没有让她怎么打。我们对这支中国女排暂不作评价,看后面的比赛。

她们的手臂线条,让力量感具象化了!******
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中,吴艳妮以13秒15的成绩获得冠军。前不久,她分享了一组射箭照,在拉弓瞬间,手臂肌肉线条在动态中舒展得清晰流畅,力量感随着弓弦的张力一同迸发。肌肉线条勾勒的美感里,健康力量与运动魅力在镜头下呈现出蓬勃生命力。
镜头里,吴艳妮舒展手臂展现力量的瞬间,胳膊上清晰可见的肌肉线条张力十足,饱满的肌张力既打破了对“纤细”的刻板想象,又让健康活力在动态中自然流淌。
三角肌的饱满轮廓、肱二头肌的流畅弧度与肱三头肌的紧实肌理彼此呼应,吴艳妮在射箭时每一处肌肉群的发力都将运动中的爆发力与线条韵律巧妙交织,在拉弓的瞬间定格成力量与美感并存的生动画面。
吴艳妮在赛场上全力跨栏时,身体呈现出极具张力的姿态,她的手臂状态尤为突出,肌肉紧致线条利落,展现了力量感爆棚的拼搏风采。
每一寸肌肉轮廓、每一分迸发的力量感,都源于吴艳妮对训练的坚持。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不断强化力量感,成就兼具美感与爆发力的运动形态 。
斜倚于丝绒座椅之上,姿态优雅从容。杨幂的手臂线条紧致且富有力量感,既不失柔美,又暗藏张力。
以白色背心搭配同色系牛仔裤的杨幂,扎起马尾辫,干练气质尽显。当双臂抬起,流畅明晰的肌肉线条跃然眼前,每一寸肌理皆是长期健身沉淀的成果,气场瞬间拉满。
被称为“生命力具象化”典范的钟楚曦,一身亮片层叠礼服勾勒出她曼妙且充满张力的曲线。礼服的挂脖设计精准露出手臂线条,力量感与纤细感在方寸间完成了精妙平衡,每一道线条的延展,都像是生命力在肆意生长。
黑色短款背心勾勒身形,钟楚曦的手臂线条尤为吸睛。发力瞬间,肌肉线条利落,呈现出紧绷且充满力量的质感,健康美感扑面而来。
在微博电影之夜的舞台上,陈都灵以一袭简约白裙亮相,展现出紧致利落的手臂线条,轻盈又充满活力的美感,在光影交织间,散发着独属于她的迷人魅力。
活动候场期间,陈都灵会手持便携式哑铃进行日常锻炼,举手投足间可见手臂线条紧致流畅。
章若楠的瘦臂方式轻松易坚持,只需打开肩膀、收紧小腹核心,双手弯曲如翅膀般自然挥摆,每天坚持500下,持续一段时间后便能练出流畅的手臂线条。
娱乐圈中运动达人张俪的瘦臂秘籍,不仅能锻炼出手臂肌肉,还能顺带让背变薄、腰变纤细。先两脚略比肩宽,左手横向伸直、右手上下摆动30下,接着左手保持不动、右手举起向内开合30下,换边重复同样动作,摆胯时自然放松即可;再外八字站立、双手握拳上下摆动30个,想加难度可手持矿泉水练习。最后做30个低强度开合跳。整套动作仅需5-6分钟,就能带来全身燃脂感,坚持练习半个月,手臂肌肉线条会更优美,腰腹也会更纤细。
张予曦的四步瘦臂动作对改善恼人的拜拜肉很有帮助,先将90度弯曲的手臂向后快速挤压肩胛骨,再收紧核心双手向后拍打,接着调动上肢力量,让90度上举的手臂向前匀速摆动,最后以掌心向下、外翻再向内的方式做环游式转动。每个动作坚持30秒,整套动作结束后,背部挺直双手在背后交叉勾住拉伸20秒,简单高效就能练出紧致手臂线条。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小红书
2025环黄山赛事******
*注意:请各位移步至【RAVEMEN雷夫曼】微信公众号参与福利活动,本篇仅限阅读。
链接如下:
郎平最新安排曝光!再次受邀,以主教练身份回归,退休生活太精彩******
最近女排的事儿可太让人关注了,距离202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开赛没剩多久,中国女排的行程都曝光了!
赛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大家都盼着女排运动员们能再创佳绩。
就在女排备战世锦赛时,另一条和排球紧密相关的消息也闯进了大众的视野,一下就抓住了大伙的心,那就是郎平的最新动态。
“铁榔头”重出江湖
郎平说她是中国女排的“定海神针”一点都不为过。
球员时代,她在赛场上那股子猛劲,扣球势大力沉,被大家称作“铁榔头”,为中国女排拿下奥运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当了教练,两次临危受命,把中国女排带出低谷,再次登上奥运之巅。
她对中国女排的贡献,那是刻在中国女排发展历史里程碑上,怎么都抹不掉的,可谁都知道教练这活儿压力大得很,2021年郎平选择从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开启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本以为退休后的郎平会彻底回归家庭,享受悠闲时光,可这位“铁榔头”哪能闲得住啊!
最近这段时间,郎平在国内频繁亮相,状态好得让人惊叹,前阵子她和央视主持人一起参加活动,看到照片的时候,都差点没认出来。
她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配上精致的框架眼镜,整个人显得特别干练,又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儒雅气质,哪像快65岁的人啊,简直就是越活越年轻。
从她的状态就能看出来,退休之后,她终于能放下肩头那沉甸甸的压力,为自己好好活一回了。
现在的郎平,不仅注重保养,穿搭也越来越有品味,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8月6日,郎平的最新安排曝光,可把大伙激动坏了,8月8日她要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这地儿和郎平还挺有缘分,去年这个时候当地举办草原村排比赛,就把郎平请了过去,还聘请她当了草原村排的主教练。
今年她又要以主教练的身份故地重游,和当地热情的球迷们相聚了,虽说这主教练的身份更多是象征意义,但这足以说明郎平在当地有多受认可。
从郎平欣然赴约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她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活动,享受和球迷们在一起,享受排球带来的纯粹快乐。
说不定以后每年这个时候,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参加草原村排活动,真就成了郎平退休生活里一个固定的传统。
说起郎平退休后的这些事儿,咱就不得不提她和中国女排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她离开中国女排后,继任的蔡斌教练,还有现在的赵勇教练,都在带着女排继续前行。
现在国家队里那些挑大梁的队员,好多都是郎平一手培养出来的朱婷,那可是当今排坛的巨星,在郎平的悉心指导下,一步步成长为“MVP收割机”“世界第一主攻”,两个人的关系就像千里马遇上了伯乐,相互成就。
还有袁心玥,也是郎平慧眼识珠,把她挖掘出来,培养成国家队的核心力量,虽说在公开场合,袁心玥和郎平的互动不算多,具体啥原因咱也不太清楚,但不可否认,她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师徒情谊。
排管中心主任赖亚文也说过,在选赵勇当教练的时候,专门参考了郎平的意见,这就说明即便郎平已经不在主教练的位置上了。
可她对中国女排的影响,就像深深扎根在土壤里的树根,一直都在,稳稳地托举着中国女排继续向前发展。
现在赵勇教练带着年轻队员们逐渐站稳脚跟,女排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大家也都明白,让郎平第三次执教中国女排不太现实,毕竟她的生活里,除了排球,还有爱人和女儿需要她的陪伴。
之前郎平的母亲还在世的时候,她一边忙着女排的事儿,一边还得惦记着照顾母亲,两头奔波,特别辛苦。
现在母亲已经去世多年,郎平就想着多抽时间陪陪女儿,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生活里的郎平,和赛场上那个雷厉风行的“铁榔头”不太一样,她就是个普普通通、满心满眼都是女儿的母亲。
在女儿面前,她会展现出最温柔的一面,陪着女儿逛街、聊天,分享生活里的喜怒哀乐,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变得优秀快乐,郎平心里肯定特别欣慰。
而且郎平的婚姻生活也特别幸福,她和丈夫王育成结婚快10年了,感情一直都很好,两人经常一起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时候也会手牵手在小区里散步,享受平淡日子里的小美好。
除了参加这样的基层排球活动,郎平还经常出席一些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在商业活动中,她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为品牌代言,助力品牌发展。
同时,她也会利用这些机会,分享自己的排球经历和人生感悟,激励更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文化交流活动里,郎平就像一座桥梁,把中国的排球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她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排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排球的魅力,感受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
她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体育文化论坛,在论坛上,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女排的夺冠故事,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和敬意。
外国友人对她竖起大拇指,纷纷表示被中国女排的精神所打动,也对中国的排球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结语
她的故事,就是一部关于梦想、坚持和奋斗的传奇,哪怕现在已经退休,她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排球事业添砖加瓦,把她的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中国排球事业会越来越好,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选手崛起,续写中国女排的辉煌篇章。
上海闲话聊体育|康乐球是阿拉呃台球******
上海,是体育文化的繁荣之地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城市的体育世界
聊聊那些与上海息息相关的体育闲话
上周
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
圆满落幕
世界顶尖的斯诺克高手
再次在上海上演巅峰对决
说起台球
上海人并不陌生
不过上了年纪的上海人
估计对另一种神似台球的运动更熟悉
第三十二期
阿拉聊聊上海人的台球——康乐球
第一次见到康乐球是4岁那年夏天,去湖州白雀父亲所在部队探亲。外公常带我拿着席子,到军部礼堂乘风凉。礼堂大厅里,放着几张康乐球桌,不时响起击球的“哐啷”声。我在上海住的茂名南路,从没在弄堂里见过。
前些年,在《人民画报》朋友发来的上海老照片中,一张1956年在码头职工疗养所拍的照片里有4人打康乐球,他们各站球桌一边,穿一身疗养所发的衣裳。准备击杆的满脸认真,一旁两位面孔笑盈盈似胜券在握。
上海码头疗养院里,疗养的工人打康乐球
我打过康乐球,没打过台球。打球到少年宫、工人俱乐部,还有那时叫“青年宫”的大世界。在五一、国庆及元旦、春节举办的游艺活动里,总有打康乐球的。它是大众娱乐,占地小,玩法简单。杆比台球杆短,也不包皮头。球就是大号象棋子,可击打其他棋子的母子叫“老板”。最难打的是四角洞口旁的棋子,最悲催的是子没动而“老板”进了洞。
最难打的是四角洞口旁的棋子
上海打康乐球国内最早,出现在上海人叫“弹子”“落袋”的台球19世纪末传入后。据说是一家木器店老板的发明,为外国台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康乐球名称取自店所在的那条仅458米长的小马路,它筑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原名克能海路(Cunningham Road),为美国驻沪副领事之名,1943年改为甘肃康乐县名,称康乐路。也有说康乐球之名来自谐音,一是击球声,二是“Carom”(球击后弹开或连撞两球)的读音。细思仍觉得与路名有关显得靠谱:打康乐球于木制球盘,大小如一张八仙桌,球盘四边由一寸多高木框围起,四角是4个圆洞,洞下木盒存进洞棋子,球盘搁在可收缩折叠并可调节高度的交叉木架上。无论球盘木架,还是球杆、棋子和落子的木盒,哪一件不是康乐路木器店的活?
康乐路旧景
康乐球不是球,而是扁平圆厚的棋子;但这一个“球”字,无意间道出与台球“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关系。它的球盘最初似台球6洞,后为4个洞,打法和术语等也借用了台球,其中“枪势”是一句最常用的上海闲话。
康乐球和台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枪势”是台球“Chance”(机会、机遇)谐音,本意是抓住和获得机会,后延伸为寻找机会的“看枪势”,表达球艺高低的“枪势足”“枪势浓”和“枪势不足”“枪势不浓”,还有消极比赛的“混枪势”。在康乐球里其意再拓展,还表达捏杆姿势及出枪后棋子走势。
“火箭”奥沙利文的康乐球“枪势”
台球是贵族的运动,康乐球是平民游戏。在当年台球消失的日子里,土生土长的康乐球却生生不息。大众化的一个结果是术语走进日常生活。还是说“枪势”:“枪势足”“枪势浓”,那是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而“混枪势”朋友,要么是混日脚要么确实力不从心;“看枪势”和“枪势捺能”,则是考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本领。此外,还有“老板进洞”喻权势者倒台,“自拉洞”是自己买单消费,而一杆打到底扫清台面的“一枪光”用处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