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招标 或连接香港北都******
【大公报讯】据中通社报道:近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启动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根据已披露信息,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线路或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进一步密切香港与内地联系。
广深第二高铁起于深圳机场东站,经东莞中心区、白云机场站至广州北站,向北衔接广清永州高铁,形成深圳北向和至西南地区的高铁新通道。
根据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告附件,招标信息透露,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由机场东站往南引出,初步路由途经宝安、前海、南山至香港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都会区,是支撑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研究项目。
可能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
据悉,机场东枢纽正在开展工程设计,计划2025年开工。按照枢纽建设方案,北端已预留广深第二高铁接入条件,南端因缺乏上位规划依据未预留继续延伸条件。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是支撑前海合作区发展、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重要研究项目,暂未有相关规划明确线路南延具体走向和站点布局。
从已披露信息来看,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线路很有可能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港深西部铁路全长约18.1公里,香港段及深圳段分别为约7.3公里及10.8公里。全线以地下形式兴建,设5个车站,分别为洪水桥站、厦村站、流浮山站、深圳湾口岸站、前海湾站。港深双方已同意于深圳侧设“一地两检”口岸,香港境内不设清关设施。按计划,港深西部铁路香港段和深圳段将在2035年同步开通。开通后,由香港洪水桥至深圳前海车程只需15分钟。
特斯拉拟砸2081亿元“金手铐”留住马斯克!******
据环球时报8月7日综合报道,深陷多重问题的特斯拉近日决定,拿出巨额薪资“挽留”马斯克。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斯拉董事会8月4日批准一项授予马斯克价值约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81亿元)巨额股票的激励方案,旨在挽留这位近来威胁离职的亿万富豪重新聚焦于电动汽车制造业务。
路透社5日的报道援引机构数据称,特斯拉今年上半年全球业务下滑明显,前五个月在美国市场下跌8%,前六个月在欧洲市场骤降33%。特斯拉在致股东信中强调:“当下留住马斯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马斯克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特斯拉的文件显示,马斯克将获得9600万股特斯拉股票期权。这一激励方案将使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从此前的约13%提升至约16%。但马斯克必须自授予日起在未来两年内“持续担任公司高级领导职务”,且股票需锁定五年。
报道称,特斯拉的这一举措直接源于马斯克长期的离职威胁。2024年,美国特拉华州法官裁定马斯克2018年获得特斯拉创美国纪录的560亿美元薪酬方案无效,认为其金额过高且董事会“受到了马斯克的不当影响”。
此后,马斯克多次警告,除非获得对公司更大的控制权,否则将离开特斯拉,转而优先发展其旗下其他企业。上月他再度发出威胁,称自己可能“轻易被激进的股东赶下台”。
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特斯拉董事会正极力说服马斯克在未来专注于公司事务,并表示将继续为马斯克制定更长期的薪酬策略。
有分析师认为,此次近300亿美元的激励方案可能至少将马斯克留任到2030年,缓解了公司股价的下行压力。
特斯拉在一份致股东信中强调,马斯克对公司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领域转型“至关重要”,这些领域被视为公司未来主要收入来源。
极目新闻梳理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发现,2020年9月30日,任期还剩一年时,苹果也曾砸1亿美元挽留库克。
据CNBC报道,在此前为期10年的第一笔股权激励到期后,苹果CEO蒂姆·库克获得了第二笔股权激励。根据苹果于美国时间2020年9月29日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文件,到2025年,库克最多可获得1001961股限制性股票单元(RSU)。若以当时收盘价计算,这笔股权激励最多价值约1.14亿美元。
极目新闻综合环球时报、环球网、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进入专题: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

美媒评选下赛季10大控卫:SGA1 东契奇2 布伦森3 CC4 库里5 哈登7******
美媒评选下赛季10大控卫:SGA1 东契奇2 布伦森3 CC4 库里5 哈登7
篮圈图记 2025-08-07 13:43:52
1、亚历山大
2、卢卡-东契奇
3、杰伦-布伦森
4、凯德-康宁汉姆
5、斯蒂芬-库里
6、特雷-杨
7、詹姆斯-哈登
8、贾-莫兰特
9、德阿隆-福克斯
10、泰瑞斯-马克西



广州连日暴雨山崩 近千人安全转移******
图:8月6日,广州市白云区发生山体滑坡致房屋垮塌,造成14人被困。截至6日22时30分,已成功救出9人,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大公报记者李紫妍摄
受连日暴雨影响,6日8时30分许,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黄庄片区发生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垮塌,造成14人被困。截至6日22时30分,已成功救出9名被困者,被救人员中包括幼童,其中7人受伤,另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时现场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失联人员仍在搜救中。周边地区996名居民全部转移安置。
当地居民介绍,今年初事发地曾发生山林火灾,树木被大片烧光,而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壤经受之前的龙舟水冲刷,今次再加上极端暴雨的侵袭,为造成山体滑坡埋下隐患。
大公报记者6日下午赶赴现场,在事发地附近一栋居民楼顶看到,受山体塌方影响的有前后两排房屋,明显出现倒塌的至少有4栋楼房,尽管雨势已逐渐减弱,但据记者现场所见,山上的泥土仍然不断地往下冲刷,场面令人触目惊心。
住在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大约早上七八点时,一阵地震般的巨大声响,把他从睡梦中惊醒,“房子都倒了。”另一位村民说,这里已经连续下了五六天的大雨,此前他每天都会到倒塌房屋前的路段散步,如今想起来有些后怕。
村民:年初山林大火烧光植被
塌方山体前的一大片空地上,停满了应急救援、消防、医疗等车辆,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有工作人员携搜救犬进入,准备进行进一步的搜救。另外,还有穿黄色马甲的第三方公司测绘工作人员正在对山体滑坡受损的房屋进行动态监测,确定是否有进一步滑移的危险,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最新数据汇报到数据中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山体滑坡处大片泥土裸露,滑坡周围的植被较其他地方的植被更加稀疏,并且有焚烧痕迹。据附近居民陈阿姨介绍,今年初,事发地点的山林曾发生火灾,植被大片烧光。她认为,土壤经历之前的龙舟水和夏季暴雨直接冲刷,很可能变得松动,今次再加上极端暴雨的侵袭,直接导致了山体滑坡。另外,多位村民也证实,今年年初,附近发生过火灾,倒塌的房子正好位于山火焚烧处的下方。房子上方是一道比较陡峭的斜坡,而房子墙脚距离山坡坡脚只有两三米距离。
还有居住在沙太货运市场对面高层居民楼的住户表示,今年初事发地就曾发生过规模较小的山体滑坡,但因未伤及依山而建的房屋,故未引起重视。在该住户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在此次山体滑坡东侧约300米地势低矮处,有两处山体滑坡后的痕迹,其中一处土壤裸露处已被水泥封上。
事发地逾10栋民房依山而建
记者看到,事发地还有10多栋依山而建的民房,山体滑坡发生后,这些民房的住户或投靠亲属,或统一被安置至酒店。有当地居民说,这里地势高,视野好,远离环境混杂的城中村,在这里建房成为不少村民的选择。当晚19时左右,有一户被困居民的友人到现场了解救援情况,他介绍,其中一栋倾斜的房子内共有3人被困,包括一位百岁老人和她60多岁的儿子儿媳,目前暂未收到消息。
虽然天色已晚,但现场救援仍在紧张进行中,多辆救护车严阵以待,挖掘机和打桩机谨慎地清理废墟顶部石块,清除部分石块后立即让搜救人员进场搜寻。消防人员则在倒塌的房屋外围安装支撑柱,为后续救援提供条件。高度倾斜的建筑物,从外部看有随时坍塌的可能,而救援人员依然坚持在倾斜的夹角内作业,力争尽可能搜救出更多受困人员。
科学施救 不漏一处一人
6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也赶赴现场指挥调度抢险救援工作,强调要抢抓黄金救援时间,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要进行科学专业施救,充分用好生命探测仪、雷达、无人机等现代化高科技应急救援设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确保不漏一处不漏一人。要全力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工作,选派最强医疗专家,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最大限度提升伤员救治效果,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
广州山体滑坡已致1人死亡7人受伤 仍有6人失联******
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应急局获悉,8月6日18时左右,山体滑坡现场再救出1名被困人员,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14名被困人员中,已救出8人(其中1人死亡、7人受伤),其余失联人员正在搜救中。
这个省解散了1.9万余个不必要的工作群******
来源:南方杂志
《江西日报》8月6日报道,近日,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以前层出不穷的形式主义做法已大幅减少,大家得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谋发展、优服务。
这样的变化,源于江西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全面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将为基层减负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不断推动整治形式主义顽瘴痼疾向纵深发展。
江西省委始终将为基层减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今年以来,省委常委会会议先后5次专题研究,并将相关问题纳入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由省委常委同志牵头负责,全力推动真抓实改。省级领导同志以身示范,无论是下基层调研还是开会研究部署工作都注重为基层减负,引领带动全省各级推进工作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求真务实。全省各级党委(党组)普遍建立健全专项工作机制和定期会商研判、暗访抽查等制度,紧盯突出问题,加强自查自纠、整改整治,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纠治:今年上半年,省委全口径发文同比减少28.2%,省级层面直达基层的会议同比减少80%;“三项工程”专项整治中,明确的83项“当下改”举措已全部完成;全省综合考核一级指标数量再减少9个,考核“指挥棒”更加科学;全面开展清理规范借调干部“回头看”,防止反弹回潮;持续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累计解散不必要的工作群1.9万余个;集中整治涉企执法中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问题,截至7月底共摸排问题线索2912条,移送纪检监察机关1038条、处理351人。
为巩固减负成果、实现长效常治,江西省委将“推进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纳入全省重大改革项目,加快构建“1+N”的制度体系。通过大力推进减负工作进党校,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持续推动编制资源、人员力量向基层倾斜;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健全职责准入、清单与综合考核衔接等制度;严格落实制发文件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凡发文必开展前置审核、效果评估;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明确省市各部门不得自行对县(市、区)提出资金配套等要求;推动典型问题核查通报常态化,今年省级层面已通报3批9个典型问题,带动设区市通报问题36个,有力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同时,注重强化科技赋能,优化完善“为基层减负监管平台”,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发文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统筹管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发试点的公务就餐“赣餐码”系统,已覆盖全省四级党政机关食堂5000余家;“一表同享”改革范围已扩大至所有县(市、区),力争年底前拓展至基层所有工作领域。全省各地也主动作为,涌现出一批管用有效的创新实践:宜春市推广“码上办”模式,将实体标牌“搬”到线上,实现办事指南“一码通”;九江市开发应用“证明直通车”,可以采用在线比对直接出证明或转请有关部门出具证明,有效减轻了村级组织工作负担;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推出“智能工单中枢系统”,运用AI算法对群众诉求进行精准分类和智能派单。
据报道,江西省在年度考核中,全面运用新修订(制定)的省管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设区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同时,大力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容错情形清单,细化容错纠错适用情形,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后顾无忧、劲头更足。省委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为基层“松绑”,为干部“减压”,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进一步提振,减负成效正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来源丨江西日报 “政事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