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防部宣布粉碎乌军大规模进攻 格拉西莫夫在前线指挥****** 俄新社6月5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前一天上午,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南顿涅茨方向的五个前线地区发起大规模攻势。
声明称,敌人在其他军事单位的支持下,将乌克兰武装部队战略预备队的第23和第31机械化旅投入战斗。乌克兰武装部队的目的是在前线区域突破俄军的防御。
俄国防部声明强调,乌军在大规模进攻中未完成任务。在“东方”部队集群的抗击下,乌军损失250多人。在此期间,联合部队的指挥官、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前沿指挥所指挥战斗。
乌克兰总统6月3日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称,乌克兰正在紧张地进行大反攻前期地一系列工作,随着美国、北约及其盟国为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训练相关人员,如今乌克兰大反攻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向俄罗斯军队发起反击。
俄媒: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 建筑物损坏 暂无人伤亡****** 据塔斯社报道,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在社交媒体平台Telegram上发布消息称,莫斯科几栋住宅楼在30日早上被无人机击中,目前没有人员伤亡,事故情况正在调查中。
图片来源:塔斯社报道截图
据俄新社报道,30日清晨,一架无人机击中了工会大街98号的一栋住宅楼的高层,建筑物的外墙和玻璃被损坏。另一架无人机损坏了新莫斯科市阿特拉斯索瓦街的一栋24层住宅楼的外墙。
此外,住在列宁斯基大街92号1号楼的一位居民告诉俄新社,有无人机击中了一栋14层的公寓。公寓里面有三个人,没有人受伤。警方已经封锁了该楼,救护车和消防队已经出动。另一位目击者称并没有发生爆炸。
据塔斯社报道,索比亚宁表示,袭击事件中没有人受重伤,应急服务部门正在调查事件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几个出入口的居民已经被疏散,在应急服务工作结束后,他们就能立刻重返自己的公寓。”
索比亚宁还敦促民众只相信官方消息来源,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莫斯科市交通局提醒,目前,从列宁斯基大道到米哈伊尔·佩夫佐夫街的乌达尔索瓦街之间实施交通管制。 据俄新社报道,联邦航空运输署表示,莫斯科机场运营正常。
据俄罗斯媒体此前报道,俄总统官邸克里姆林宫5月3日曾遭遇无人机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俄方认为袭击目的是“刺杀俄总统普京”,“俄方保留在其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取报复措施的权利”。

一架F35战斗机发生事故“失踪” 美军紧急发帖求助******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7日,美国一架F35战斗机发生事故,飞行员弹射逃生,但飞机却不知所踪。随后,美国军方紧急发帖,呼吁附近民众帮助寻找。
据报道,美国军方官员表示,这架F35飞机在飞行至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附近时发生事故,飞行员安全弹射并被送往当地一家医院,目前情况稳定。
应急小组随后开始对失事飞机进行搜寻,但迟迟找不到飞机残骸。
查尔斯顿基地方面表示,这架飞机最后出现的位置是在查尔斯顿西北部的莫尔特里湖和马里昂湖附近。
由于当地搜寻难度较大,该基地在社交媒体上紧急发帖寻求当地民众帮助,并附上了联系电话。
不过,贴文的评论区却一边倒地出现了对美军的揶揄,网友们不理解一架F35怎么就失踪了。
还有网友质疑,美国最先进的战机竟然会失踪,难道没有任何追踪设备吗?该网友还表示,军方人员为什么不能去飞行员弹射附近区域搜寻残骸?
截至目前,搜寻工作仍在进行。
据介绍,涉事飞机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501攻击训练中队,该中队主要负责训练飞行员的任务。
俄方称摧毁美国爱国者系统 美方回应****** 俄军5月16日对乌克兰目标再次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并声称摧毁了位于基辅的一套美国“爱国者”系统。美方称,该系统在袭击中受损,但是并没有被摧毁。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16日报道,一名美国官员告诉CNN,当地时间16日凌晨,俄罗斯向基辅及其周边地区发射导弹,导致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可能受损,但未被摧毁。
这位官员表示,美国仍在评估该系统受损的程度,之后将决定该系统是需要完全撤回,还是由乌克兰军队就地修复。
乌克兰官员16日表示,他们成功拦截了俄罗斯发射的所有6枚高超音速导弹,但乌克兰军方拒绝就俄罗斯声称一套爱国者导弹系统被摧毁的说法发表评论。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纳特说:“我们不能对此发表评论。我们不会对俄罗斯的消息发表评论。”
乌克兰目前拥有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一套由美国捐赠,另一套由德国和荷兰联合捐赠。目前还不清楚是哪一套系统被破坏,但是其中一套系统被破坏可能会影响乌克兰在俄罗斯导弹袭击加剧的情况下保卫基辅的能力。
报道称,爱国者有一个强大的雷达,可以在远距离探测来袭目标,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防空平台,能够拦截弹道导弹和其他导弹。但是,远距离发现威胁所必需的雷达发射也使敌人有可能探测到它并找出它的位置。美国官员认为,俄罗斯军方已经能够接收到“爱国者”发射的信号,这使他们能够使用高超音速导弹瞄准该系统。
俄罗斯国防部在5月16日发布的战果视频中表示,俄军在5月16日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成功摧毁了位于基辅的一处“爱国者”PAC-3防空导弹阵地。
美国首款第六代轰炸机B****** 11月10日,美国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该机作为美国近30多年来研发的唯一一款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长期处于高度机密的状态。也正因如此,其一举一动始终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其战场运用、战略影响等一系列猜测。
美国首款第六代轰炸机
据悉,此次试飞任务是由美国空军测试中心和第412测试联队的两名飞行员执行,飞机从帕姆代尔空军基地的空军第42号工厂出发,飞往爱德华空军基地。试飞检验的性能包括轰炸机航程、打击能力和稳定性。下一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完成另外5架B-21轰炸机的生产,与首架飞机一起共同组建试验机群,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完成各项测试。
出于保密的原因,美军对B-21轰炸机的消息很少透露,只是在近年来该机研制的尾声才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2020年1月,美国空军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共同公布了B-21“突袭者”轰炸机的外观概念图。去年12月,B-21终于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空军基地的空军第42号工厂首次正式公开亮相,人们才看到飞机的真实面貌。
在技术性能方面,B-21轰炸机采用飞翼气动布局,具备全向全频谱隐身能力。该机机组乘员两人,机身宽45.72米,空重约32吨,配备两台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约82吨,最大飞行高度1.8万米,最大航程8000公里,且具备空中受油能力。该机的外形尺寸小于美军现役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但完全继承了B-2隐身轰炸机低可探测性的总体设计,因此也被人称为B-2的“缩小版”。
在生产制造方面,B-21轰炸机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发制造,在全美国有40个州将近400余家公司为其提供零配件,整个研制、生产的总费用将超过320亿美元,其生产、维护成本与B-2相比大大降低,每架轰炸机的采购成本约7亿美元。这从根本上避免了B-2轰炸机生产、维护成本过高导致无法批量生产制造,且不能在海外基地部署的缺陷。
在携带弹药方面,B-21轰炸机主弹仓内可携带约9吨弹药,可搭载美国空军现役多型制导或非制导机载常规弹药与核弹药,未来还可搭载LRSO远程防区外空射核巡航导弹、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导弹等新一代机载弹药,从而使其具备核常兼备的打击能力。
在电子信息方面,B-21轰炸机具有很强的侦察监视、电子攻击和数据共享能力,在战场上可以充当一个通信和数据链节点。对此,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曾公开表示,B-21“可以处理从收集情报到战斗管理的任何事情”。不仅如此,该机还具备指挥控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作战区域内指挥多架无人机攻击大范围内的多个目标。
按照美国空军发言人斯特凡内克的说法,B-21轰炸机是“增强长期、远程、穿透打击军事潜力的关键一步,用于遏制针对美国及其盟友、伙伴的侵略和战略打击。”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对外宣称,由于可以与其他飞机协同,适用新武器,B-21轰炸机属于第六代轰炸机,是“美国空军未来的基础”。
根据美国空军披露的消息,B-21轰炸机将在2026年-2027年正式服役,在2027年投入战斗值班,最终的采购量将达到200架左右。在2040年前,该机将完全取代B-1B“枪骑兵”、B-2“幽灵”两型美军现役战略轰炸机和B-52这一服役时间最长的战略轰炸机。对于首批飞机具体的部署地点,美国《空军与太空军》杂志称,第一批投入使用的B-21轰炸机将部署在南达科他州埃尔斯沃斯空军基地,维护工作将在俄克拉荷马州廷克空军基地进行。
美核打击力量的重要支柱
美军对于B-21“突袭者”轰炸机的作战运用有着非常明确的考量。美国空军将B-21轰炸机定位为未来轰炸机部队的骨干和空中远程打击编队的核心,凸显了“突袭者”承担纵深打击作战重任的运用特点。
在打击模式上,B-21轰炸机兼具临空和防区外打击双重打击任务。美军设想,B-21轰炸机将与F-22、F-35两型隐身战斗机组成“全球打击特遣部队”,可在24小时内机动至全球任何一个地点,对作战对手重要指挥、预警、通信与防空等节点目标实施“斩首”打击。
作为美国空军新一代主力空中作战平台,B-21轰炸机将成为美军“穿透性制空”作战概念的重要支撑作战力量。所谓“穿透”是指突破对方的防空体系,在距离目标较近的空域实施精确打击。在这一作战概念中,B-21轰炸机将凭借自身强大的隐身性能和突防能力,突入对手纵深区域,对各类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在打击手段上,B-21轰炸机具备常规打击与核打击两种打击手段类型。由于内置大型灵活的有效载荷舱,其可以携带B-61Mod12型战术核弹头和其他多型核弹头巡航导弹。因此,B-21轰炸机在未来取代目前在役三型战略轰炸机之后,将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打击方式上,B-21轰炸机兼容了有人、有人/无人协同两种作战模式。除了与有人隐身战斗机编队突击、自己单独突击的有人操纵作战运用之外,B-21轰炸机还具备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能力,即能够在作战区域内与美国空军在研的CCA无人机、“空中僚机”无人机进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
除此之外,B-21轰炸机采用开放的系统架构,依托强大的信息网络能力,纳入了美军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体系”,可与网络战、电子战等信息作战力量协同,可与其他有人机、无人机、卫星等组成联合火力体系,对对手高价值目标实施打击。在这种的情况下,B-21轰炸机将成为未来美军联合作战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多功能作战节点。
紧盯亚太战场
B-21“突袭者”轰炸机的出现适应了美国“大国竞争”的战略导向,为此,美军在不同场合都表示出要将B-21轰炸机部署在亚太地区的计划。
2020年6月,时任负责印度洋-太平洋事务的代理助理国防部长戴维·赫尔维就对记者表示,“我们正在进行投资,如潜艇、新型B-21轰炸机和P-8飞机,以确保我们的持久优势。”美国兰德公司在其研究报告《理清对抗大国最需要的军事能力》中指出,“对手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都明确旨在与美国和其盟国部队保持距离,并在足以造成既成事实的时间段内压制美国和盟国的行动。”因此,美国认为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对美军在印太战区的力量投送构成了严重挑战。而B-21轰炸机正是满足了美国在印太战区可能面对任何冲突的核心诉求,即能够在数小时内到达、渗透并在整个战区内发挥作用。
除了性能上满足特定战场的需要之外,成本较低的B-21轰炸机可形成数量规模,这样才符合美国的战略需求。因此,质量与数量是美军在未来“大国竞争时代”,即所谓高端战争中要保持优势的两个重要因素。
两架美军直升机在阿拉斯加坠毁******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7日,两架美军直升机在阿拉斯加的训练飞行期间坠毁。报道称,这是该州今年发生的第二起涉及军用直升机的事故。
据报道,美国阿拉斯加陆军发言人约翰·彭内尔说,每架直升机载有两人,但他目前并不确定涉事人员状况。
声明称,急救人员在事故后赶到现场。
据报道,两架失事AH-64“阿帕奇”直升机驻扎在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温赖特堡陆军基地。
官员们表示,事故正在调查中,如有更多细节将立即公布。
2月,一架“阿帕奇”直升机从阿拉斯加州塔尔基特纳机场起飞时受损,致2名士兵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