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蒙古国将举行“草原伙伴****** 据国防部网站消息,根据中蒙两军年度合作计划及双方共识,中蒙“草原伙伴-2024”陆军联合训练将于4月底至5月下旬在蒙古东戈壁省举行。中方将派出营级规模兵力,携各型武器及轮式装备等赴蒙参训。此系两国陆军首次联合训练,以应对非法武装团体活动为课题,旨在进一步深化中蒙两军战略互信与务实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朝鲜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失败******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27日进行的军事侦察卫星发射活动失败。
报道说,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27日使用新型卫星运载火箭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了“万里镜-1-1”号侦察卫星。火箭第一级飞行异常,空中爆炸,发射任务失败。
报道援引朝鲜国家航空航天技术总局负责人的话说,非常设卫星发射筹委会现场指挥部专家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初步判定新研制的液氧+石油发动机动作不可靠。后续将审议可能导致发射失败的其他疑点。

美泄密文件:瓦格纳领导人曾提议用俄驻军情报换取乌军撤退****** 《华盛顿邮报》5月14日报道,群聊平台Discord上泄露的美国情报文件显示,1月下旬,瓦格纳雇佣军在争夺巴赫穆特的战斗中战死了数千人,领导人普里戈津向乌克兰提出了一个不平常的条件。
普里戈津说,如果乌克兰指挥官从巴赫穆特附近地区撤军,他将向基辅提供俄罗斯军队阵地的情报,乌克兰可以利用这些情报攻击俄军。普里戈津向他在乌克兰军事情报局的联系人转达了这一提议,战争期间,他一直与他们保持秘密联系。
普里戈津公开炮轰俄罗斯军方,称瓦格纳部队没有得到补给,而这些部队为俄军在战争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与此同时,普里戈津也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盟友,所以普京可能会将普里戈津的提议视为背叛。
泄露的文件没有明确说明普里戈津愿意透露哪些俄罗斯部队阵地的信息。
两名乌克兰官员证实,普里戈津已多次与乌克兰情报局 (HUR) 交谈。一位官员说,普里戈津不止一次提出交换情报的提议,但乌克兰拒绝了,因为官员们不信任普里戈津,认为可能是假的。
一位美国官员说,美国对普里戈津的意图也存在类似的疑虑。
在本月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泽连斯基不愿证实与普里戈津的接触,“这是军事情报的问题。”
东部战区回应美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全程跟监警戒****** 据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1月24日,美“菲恩”号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美舰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近期,美军频频实施挑衅行径,恶意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美国防部对乌军援谎报价格?五角大楼回应****** 据俄罗斯卫星社5月19日报道,五角大楼表示,由于评估范畴不一致,美国向基辅提供的军事援助价值被夸大了。
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副新闻秘书萨布丽娜·辛格表示:“在定期监测外运援助的过程中,国防部发现评估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了‘回收成本’的概念,而不是‘账面净值’,这导致高估了来自美国储备资源的设备成本。”
辛格说,高估并不影响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或提供设备的能力。
此前,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五角大楼谎报价格,移交给乌克兰的美国装备因此高出原价30亿美元。
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官员对路透社说:“我们发现,我们对移交给乌克兰的设备的评估方式不一致。”该消息人士指出,错误发生在对移交给乌克兰的库存武器估价环节。五角大楼对这些设备进行了重估,差价为约30亿美元。
消息人士表示,美国国会将收到有关会计账修订的通知。
报道指出,账目被夸大的结果可能会使美国防部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
据报道,俄罗斯此前已就向乌克兰供应武器问题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发出照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指出,任何包含乌克兰武器的物资都将成为俄罗斯的合法打击目标。
美国首款第六代轰炸机B****** 11月10日,美国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该机作为美国近30多年来研发的唯一一款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长期处于高度机密的状态。也正因如此,其一举一动始终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其战场运用、战略影响等一系列猜测。
美国首款第六代轰炸机
据悉,此次试飞任务是由美国空军测试中心和第412测试联队的两名飞行员执行,飞机从帕姆代尔空军基地的空军第42号工厂出发,飞往爱德华空军基地。试飞检验的性能包括轰炸机航程、打击能力和稳定性。下一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完成另外5架B-21轰炸机的生产,与首架飞机一起共同组建试验机群,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完成各项测试。
出于保密的原因,美军对B-21轰炸机的消息很少透露,只是在近年来该机研制的尾声才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2020年1月,美国空军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共同公布了B-21“突袭者”轰炸机的外观概念图。去年12月,B-21终于在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空军基地的空军第42号工厂首次正式公开亮相,人们才看到飞机的真实面貌。
在技术性能方面,B-21轰炸机采用飞翼气动布局,具备全向全频谱隐身能力。该机机组乘员两人,机身宽45.72米,空重约32吨,配备两台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约82吨,最大飞行高度1.8万米,最大航程8000公里,且具备空中受油能力。该机的外形尺寸小于美军现役B-2“幽灵”隐身战略轰炸机,但完全继承了B-2隐身轰炸机低可探测性的总体设计,因此也被人称为B-2的“缩小版”。
在生产制造方面,B-21轰炸机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发制造,在全美国有40个州将近400余家公司为其提供零配件,整个研制、生产的总费用将超过320亿美元,其生产、维护成本与B-2相比大大降低,每架轰炸机的采购成本约7亿美元。这从根本上避免了B-2轰炸机生产、维护成本过高导致无法批量生产制造,且不能在海外基地部署的缺陷。
在携带弹药方面,B-21轰炸机主弹仓内可携带约9吨弹药,可搭载美国空军现役多型制导或非制导机载常规弹药与核弹药,未来还可搭载LRSO远程防区外空射核巡航导弹、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导弹等新一代机载弹药,从而使其具备核常兼备的打击能力。
在电子信息方面,B-21轰炸机具有很强的侦察监视、电子攻击和数据共享能力,在战场上可以充当一个通信和数据链节点。对此,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曾公开表示,B-21“可以处理从收集情报到战斗管理的任何事情”。不仅如此,该机还具备指挥控制无人机的能力,可在作战区域内指挥多架无人机攻击大范围内的多个目标。
按照美国空军发言人斯特凡内克的说法,B-21轰炸机是“增强长期、远程、穿透打击军事潜力的关键一步,用于遏制针对美国及其盟友、伙伴的侵略和战略打击。”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对外宣称,由于可以与其他飞机协同,适用新武器,B-21轰炸机属于第六代轰炸机,是“美国空军未来的基础”。
根据美国空军披露的消息,B-21轰炸机将在2026年-2027年正式服役,在2027年投入战斗值班,最终的采购量将达到200架左右。在2040年前,该机将完全取代B-1B“枪骑兵”、B-2“幽灵”两型美军现役战略轰炸机和B-52这一服役时间最长的战略轰炸机。对于首批飞机具体的部署地点,美国《空军与太空军》杂志称,第一批投入使用的B-21轰炸机将部署在南达科他州埃尔斯沃斯空军基地,维护工作将在俄克拉荷马州廷克空军基地进行。
美核打击力量的重要支柱
美军对于B-21“突袭者”轰炸机的作战运用有着非常明确的考量。美国空军将B-21轰炸机定位为未来轰炸机部队的骨干和空中远程打击编队的核心,凸显了“突袭者”承担纵深打击作战重任的运用特点。
在打击模式上,B-21轰炸机兼具临空和防区外打击双重打击任务。美军设想,B-21轰炸机将与F-22、F-35两型隐身战斗机组成“全球打击特遣部队”,可在24小时内机动至全球任何一个地点,对作战对手重要指挥、预警、通信与防空等节点目标实施“斩首”打击。
作为美国空军新一代主力空中作战平台,B-21轰炸机将成为美军“穿透性制空”作战概念的重要支撑作战力量。所谓“穿透”是指突破对方的防空体系,在距离目标较近的空域实施精确打击。在这一作战概念中,B-21轰炸机将凭借自身强大的隐身性能和突防能力,突入对手纵深区域,对各类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在打击手段上,B-21轰炸机具备常规打击与核打击两种打击手段类型。由于内置大型灵活的有效载荷舱,其可以携带B-61Mod12型战术核弹头和其他多型核弹头巡航导弹。因此,B-21轰炸机在未来取代目前在役三型战略轰炸机之后,将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打击方式上,B-21轰炸机兼容了有人、有人/无人协同两种作战模式。除了与有人隐身战斗机编队突击、自己单独突击的有人操纵作战运用之外,B-21轰炸机还具备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能力,即能够在作战区域内与美国空军在研的CCA无人机、“空中僚机”无人机进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
除此之外,B-21轰炸机采用开放的系统架构,依托强大的信息网络能力,纳入了美军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体系”,可与网络战、电子战等信息作战力量协同,可与其他有人机、无人机、卫星等组成联合火力体系,对对手高价值目标实施打击。在这种的情况下,B-21轰炸机将成为未来美军联合作战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多功能作战节点。
紧盯亚太战场
B-21“突袭者”轰炸机的出现适应了美国“大国竞争”的战略导向,为此,美军在不同场合都表示出要将B-21轰炸机部署在亚太地区的计划。
2020年6月,时任负责印度洋-太平洋事务的代理助理国防部长戴维·赫尔维就对记者表示,“我们正在进行投资,如潜艇、新型B-21轰炸机和P-8飞机,以确保我们的持久优势。”美国兰德公司在其研究报告《理清对抗大国最需要的军事能力》中指出,“对手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都明确旨在与美国和其盟国部队保持距离,并在足以造成既成事实的时间段内压制美国和盟国的行动。”因此,美国认为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对美军在印太战区的力量投送构成了严重挑战。而B-21轰炸机正是满足了美国在印太战区可能面对任何冲突的核心诉求,即能够在数小时内到达、渗透并在整个战区内发挥作用。
除了性能上满足特定战场的需要之外,成本较低的B-21轰炸机可形成数量规模,这样才符合美国的战略需求。因此,质量与数量是美军在未来“大国竞争时代”,即所谓高端战争中要保持优势的两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