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真相/惊动日媒的《罗森报告》写了什么?******
右图:现存于德国外交部档案馆的《罗森报告》,编号为2722/1113/38的原件,当中罗森指出马吉影像和解说词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时代文献,并建议“把带有解说词译文的这部电影能放映给元首和总理一看”。左图: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
“1990年12月,德国外交部公布了《罗森报告》。日本人最先开始研究,说《罗森报告》中还特别说明附有影片,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在南京拍的,但因为有影片解说词而实际上找不到电影胶片,所以日本人称之为‘鬼片’。我们注意到这个事情,就开始找马吉影像。”邵子平回忆。
1990年12月,德国公布了存放于德国柏林波茨坦档案馆前外交官罗森于1938年2月提交给德国外交部的一份报告,这份文件编号“2722/1113/38”的《罗森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于1938年2月10日发自南京,标明“内容有关日军在南京残暴行为的文献记录片”。在这份报告里,罗森直接谈到了马吉的影片,报告里还包含马吉影像的胶片拷贝和一份马吉牧师写的详细英文影片镜头目录。
罗森是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日军进城前夕他去南京江面英国军舰上避难。中间在日本军舰的护送下去了上海,1938年1月9日回到南京。
“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在此期间,美国主教派教会布道团成员、使馆顾问约翰.马吉拍摄了影片。这部电影是日本人所犯残暴罪行有说服力的见证。约翰.马吉已在南京呆了25年。”罗森在报告中开门见山。
马吉亲自向德外交官提供影像拷贝
“马吉先生亲自向大使馆提供了一部拷贝。随拷贝附上各个剪接图像的英文解说词。解说词和影片本身都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时代文献。请允许我提出这样的请求,把带有解说词译文的这部电影能放映给元首和总理一看。”
为了证实马吉牧师所拍摄影片的真实性,严谨的罗森专门在南京实地考察。 罗森在这份报告的最后说明:“获得这部影片的费用将由驻汉口大使馆支付并出具证明,有关这份报告的证明也由汉口大使馆发出。由于同汉口的邮政联络很差,所以我把这份报告直接发往外交部。驻汉口和东京大使馆以及驻上海总领馆将通过可靠途径得到这份报告的複件。”这份报告表明罗森确实曾获得了一份马吉影像的拷贝,并且通过安全途径送往德国外交部。
据德国档案馆提供,罗森于1938年2月10日从南京向德国外交部递交了报告与附件马吉电影拷贝及影片解说词。
汉口德国大使馆收到这份文字报告的时间是2月21日。德国外交部则是在3月21日收到,比汉口整整晚了一个月,这是因为从中国到柏林的长途需要更长时间。
据了解。柏林收到的这份特别提到马吉影像的罗森报告在当时德国似乎并没有引发反响。这份最新解密的《罗森报告》在1990年12月17日被日本京都新闻发现,在日本报纸以大字标题刊出后。日本“每日放送”记者加登英成为此专程去美国展开寻找。
信号频出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还有多远?******
当地时间8月6日,白宫高级官员对外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下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面对面会晤,并且不排除随后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加入、举行三方会谈的可能。
在8月8日特朗普对俄的“最后通牒”临近、信任破裂恐难修补的背景下,此次潜在会晤究竟能否成行?俄乌冲突局势是否将迎来重大转折?这些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8月6日,路透社报道,白宫透露,特朗普与普京最早将于下周举行会晤。
会晤信号:白宫默许 克宫谨慎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与普京进行了单独会面,数小时后,白宫即发表了声明。声明称,此次会晤具有“高度建设性”,为总统级对话“扫清了程序性障碍”。随后,包括路透社、《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多家美媒引述白宫人士的消息称,特朗普“愿意尽快与普京见面”,时间“可能就在下周”。
虽然俄罗斯方面尚未确认,但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正在评估对话前景”,并称“俄罗斯从未拒绝和平谈判”。这一罕见的口风,与此前俄方对美制裁和外交压力的反弹态度形成对比,被视为俄罗斯在当前战局与经济处境下的战略回旋。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尚未对可能举行的三方会晤公开表态。但乌方外交人士私下透露,“不会在条件不明确、对等性不足的情况下参与‘政治表演’”。白宫方面则强调,三方会晤“仅在俄乌均表现出诚意”的情况下才可能成行。

△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6日,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进行了数小时的会面。
特朗普为何同意会晤?
尽管特朗普在过去几周多次公开表示“对普京感到失望”,认为俄方在推动停火问题上“不够积极”,但此次仍对推动会晤表现出了开放态度。舆论认为,背后主要出于三方面考量。
首先,兑现竞选承诺。特朗普长期宣称自己比拜登“更懂如何让普京服软”,推动此次会晤,有助于其在选民中塑造“终结冲突”的总统形象。据《政治》网站披露,特朗普团队的一项近期民调发现,选民对“降低地缘冲突风险”的看重程度高于“惩罚俄罗斯”。因此,特朗普团队认为,比起强硬制裁,“和谈主导”更能让其在外交议题上取得优势。
其次,以谈促压,倒逼俄方。特朗普此前设定8月8日为俄方和平表态的最后期限,否则将施加新一轮能源与金融制裁。如今释放“愿意会晤”的信号,实则是双轨并用:一方面不放弃威慑,另一方面为普京提供台阶、避免彻底对撞。特朗普擅长的“交易外交”正在重新上演。
最后,打破乌克兰战事僵局,推动战后新秩序。特朗普试图跳过欧盟和北约传统路径,直接与冲突双方“交易”,主导所谓的“美式停火框架”,重构美俄乌三边博弈格局。这种“绕开建制、重构秩序”的做法,既符合其对传统外交架构的怀疑态度,也能迅速制造话语权与主导感。
△福克斯报道,普京在与威特科夫的会面中提出希望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表示,如果会晤与和平协议有关,他会同意。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的可能性有多大?
目前,无论从外交表态还是媒体放风,都可以看出,促成这一高度敏感会谈的三个关键条件——政治动机、技术安排与对话窗口正在快速齐备。
首先,从政治意图看,双方均有会晤动力。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成果以证明其“可以终结冲突”的选战承诺;普京也在寻找机会打破当前因制裁、战事及外交孤立带来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会谈本身对双方都是一种政治“解套”。
其次,技术准备已经展开。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当天已与普京在莫斯科进行会谈,为双方搭建沟通机制。白宫官员透露,相关“场地与安保安排”已进入初步协调阶段。这说明,“是否愿意谈”已不是障碍,“在哪谈、怎么谈”才是当前焦点。
第三,普京没有公开回避。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仅称“正在评估对话前景”,既未否认会谈计划,也为俄方设立了灵活的战术空间。
不过也需指出,会晤仍面临风险变量。一是乌克兰方面强烈反对“跳过自身”的双边交易;二是不排除普京此番表态仅是延缓“最后通牒”的压力,若不能展现实质善意,特朗普也可能转而采取更激烈的施压路线,导致会谈气氛骤变。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当记者询问特朗普是否将与普京和泽连斯基会晤时,特朗普的回答并不确定,反而表示“我之前已经对此很失望”。
三方谈判可能性有多大?
从目前各方表态看,三方会晤、甚至达成实质停火协议的前景依旧十分复杂。
首先,俄方虽然释放善意,但更像策略性应对。普京并未亲自表态,而是通过外交部和密会场合表达“开放性”,意图更多是拖延美国“最后通牒”压力,为自身争取时间与外交主动。
其次,泽连斯基的参与意愿也不明确。在缺乏美方明确保障、俄方未作实际让步的前提下,泽连斯基恐怕不会贸然参与,乌克兰国内亦有强硬派担忧特朗普出于国内政治考虑而对俄让步过多。
同时,会晤成果高度依赖美俄幕后共识。若特朗普不能在会前设定具体让步清单、监控机制和安全安排,会谈将很难转化为真正的外交进展,如此,会谈将可能仅是外交作秀的“会面”而已。
最后,欧盟、北约对“绕过西方机制”的三方框架也持谨慎态度。一旦三方峰会以“交易停火”为目标成行,势必对现有援乌联盟构成冲击,引发欧洲国家内部对“是否跟随美方战略”进行再评估。这一外部压力也将成为三方模式推进的现实阻力。
过去几年中,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几经反转。从2018年赫尔辛基会晤的“友好微笑”,到2024年后对普京多次表达“失望”,二人间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如今的所谓“再给一次机会”,更多是一次高风险的对赌博弈。
下周将成为关键窗口期,若特朗普与普京成功会晤并公布具体方案,不排除泽连斯基随后被动跟进;反之,一旦会晤流产或俄方继续模糊回应,美国新制裁将迅速落地,俄乌冲突恐再度升温。
(央视记者 武卫红)
点击进入专题: 美国推动俄乌和平谈判

普京和特朗普会晤的地点已商定 目标下周******
△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7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正与美国方面一起筹备两国元首会晤的具体事宜。
乌沙科夫称,将于晚些时候宣布普京与特朗普会晤的具体地点。他表示,设定的目标是下周举行会晤,但筹备工作需要的时间还难以确定。此外,威特科夫提及了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俄方对此不予评价。(总台记者 王斌 王德禄)
点击进入专题: 俄乌冲突牵动多方博弈
美股波动令人心慌!日本、英国投资者纷纷开始撤资******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8月7日讯(编辑 马兰)今年4月以来,美股市场在关税威胁和通胀阴影下,出人意料地一路上涨。然而,随着关税战的不断升级,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正在不断加剧。
日本财务省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当周,日本国内投资者从外国股票净撤出7521亿日元(约51亿美元),扭转了连续两周净买入的势头。
此外,日本投资者还连续第二周抛售海外长期债券,规模达到5263亿日元。这一逆转凸显出日本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和新一轮贸易关税的谨慎态度。
尽管如此,但今年海外股市仍吸引了3.37万亿日元的日本投资,而去年同期的净流入额为 9158亿日元,同比增长了267%。
英国投资人也撤了?
受美国7月份就业报告令人失望以及美国对数十个国家征收新一轮惩罚性关税影响,MSCI全球指数上周大幅下跌2.54%,创三个月来最大跌幅。
另据Calastone的数据显示,英国投资者在7月从美国股票基金中撤出了3.3亿英镑(约4.4亿美元)。北美股票基金自去年10月以来第一次出现单月资金净流出的情况。
Calastone全球市场主管Edward Glyn指出,美股净流出反映出英国投资者对估值的清醒看法,以及对地缘政治的谨慎态度。美国经济正在放缓,关税措施则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
进入8月,全球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美国股市。从历史上看,8 月份的交易量通常较低,市场波动加剧,对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7月底已经进入上诉法庭的审理程序,据一些分析师判断,上诉法庭更有可能维持此前联邦地方法院的判决,宣布关税政策无效,进而让这一争议进入美国最高法院。这一法律进展也可能加剧美股的波动性。
美股波动令人心慌!日本、英国投资者纷纷开始撤资******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8月7日讯(编辑 马兰)今年4月以来,美股市场在关税威胁和通胀阴影下,出人意料地一路上涨。然而,随着关税战的不断升级,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正在不断加剧。
日本财务省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当周,日本国内投资者从外国股票净撤出7521亿日元(约51亿美元),扭转了连续两周净买入的势头。
此外,日本投资者还连续第二周抛售海外长期债券,规模达到5263亿日元。这一逆转凸显出日本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和新一轮贸易关税的谨慎态度。
尽管如此,但今年海外股市仍吸引了3.37万亿日元的日本投资,而去年同期的净流入额为 9158亿日元,同比增长了267%。
英国投资人也撤了?
受美国7月份就业报告令人失望以及美国对数十个国家征收新一轮惩罚性关税影响,MSCI全球指数上周大幅下跌2.54%,创三个月来最大跌幅。
另据Calastone的数据显示,英国投资者在7月从美国股票基金中撤出了3.3亿英镑(约4.4亿美元)。北美股票基金自去年10月以来第一次出现单月资金净流出的情况。
Calastone全球市场主管Edward Glyn指出,美股净流出反映出英国投资者对估值的清醒看法,以及对地缘政治的谨慎态度。美国经济正在放缓,关税措施则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信心。
进入8月,全球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美国股市。从历史上看,8 月份的交易量通常较低,市场波动加剧,对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7月底已经进入上诉法庭的审理程序,据一些分析师判断,上诉法庭更有可能维持此前联邦地方法院的判决,宣布关税政策无效,进而让这一争议进入美国最高法院。这一法律进展也可能加剧美股的波动性。
中新健康丨明日立秋,专家澄清这三个常见换季谣言******
北京8月6日电(张静)明天(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介绍,季节转换期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较大的昼夜温差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增加心脏负荷,这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个考验。有三个常见的季节性谣言需要澄清:
一是“换季输液能通血管预防脑梗”,输液并不能“冲走”或“疏通”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盲目输液反而可能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二是“血压稍高没关系,换季后会自然降下来”,恰好相反,季节转换期血压波动更明显,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规律用药和监测血压,切勿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三是“喝红酒、喝醋软化血管”,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起到这种作用,过量饮用反而伤身。保护血管要遵从医嘱,注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