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瑞典贸谈凸显三大关键信息******
图:中美经贸合作既符合经济规律,也符合民意。图为日前美国“飞虎队”夏令营成员参观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中新社
1 坚定落实元首共识
此轮会谈中,双方均表达了继续通过经贸磋商机制协商解决经贸领域分歧的意愿。何立峰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要以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各自关切,进一步巩固共识,加深互信。美方表示,稳定的美中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愿与中方一道,继续通过美中经贸磋商机制协商解决经贸领域分歧,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进一步稳定美中经贸关系。
2 相向而行态度积极
此轮会谈双方“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的表述,体现了中美双方在贸易摩擦管控上的阶段性共识,双方均不愿意让经贸问题再恶化,均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一步深化对话磋商,不断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3 直面双方经贸分歧
从会谈内容看,双方存在较大分歧,例如,美方要求中国减少制造业产能,扩大消费市场;中方要求取消单边加征关税,解除半导体禁运。而且美方试图将俄乌冲突、伊朗制裁等议题捆绑进谈判,中方明确拒绝“议题捆绑”,坚持经贸归经贸。在这种较大分歧下,双方能够作出积极决定,将原本延期到8月12日的对等关税继续延期90天,表明了双方即使面对复杂问题都在努力解决的意愿。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聚焦中国”
内地充电桩达1610万个 县域覆盖率97%******
图:深圳致力打造“超充之城”,“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标语在深圳随处可见。/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内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介绍,为实现全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行数据静态可追溯、动态可更新,国家能源局优化和调整充电设施数据统计口径,今后将按照月度向全社会发布充电设施数据。
上半年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翻番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当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中国总装机的59.2%。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此外,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专家解读/深圳领建标准 港助接轨国际******
“深圳建设低空基建具有基础优势,高密度城区与立体交通需求并存,使得无人机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具有天然的落地空间。”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认为,《方案》提出的“四大中心”定位具有前瞻性,分别瞄准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解决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并通过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心整合资源降低企业参与门槛。
在低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深圳正携手香港规划建立跨境低空航线,去年首条境内通航机场直飞香港国际机场的跨境直升机航线就在深圳成功试飞。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秘书长庞伟受访时表示,香港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成熟的国际交往经验,其金融体系高度发达,能为深圳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国际资本,助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在国际规则和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上,香港有着深厚的积累,能够协助深圳在制定标准时充分参考国际惯例,使深圳的低空经济标准更易被国际认可,推动深圳低空经济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庞伟指出,深圳主导的标准建设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规范和质量保障,而香港在接轨国际方面的助力则帮助深圳低空经济飞向更广阔的国际天空。
内地6.3万高层次人才 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图: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游”不断升温。\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赵一存北京报道:国务院新闻办30日在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司长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为促进内地和港澳人员便捷往来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为6.3万馀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同时,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
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扩至55国
熊树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移民部门聚焦服务促进人才交流交往,在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为6.3万馀名高层次人才签发人才签注,有力促进了内地和港澳间人员、技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在服务经贸往来方面,实施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全国通办”,并将商务签注持有人每次在港澳停留期由7天延长至14天。
此外,移民部门还聚焦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增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签发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增加至59个;创设“琴澳游”旅游签注,服务推进琴澳旅游一体化,已有5.6万余人次享受便利;在深圳市、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赴港澳旅游“一签多行”“一周一行”政策,进一步便利内地居民赴港澳观光旅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在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政策方面,“十四五”期间已有39.4万人次享受在内地办证便利。熊树人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2024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创新推出为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签发来往内地通行证政策,实现新时代“一国两制”下出入境管理领域重大创新突破,目前已签发通行证8.5万馀张。他介绍,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内地和港澳人员交流交往和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各类免签政策积极推进优化,对75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过境免签国家扩展到55个,入境口岸增加至60个,停留时长统一延展至240小时。
我国最大超深油气区日产破万吨****** 今天(7月2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我国最大超深油气区——富满油气区日产油气突破一万吨,标志着我国8000米级超深油气开采步入规模上产新阶段。
位于新疆沙雅县的富满油气区的满深72-H2井日前喷出高产油气,至此,今年富满油气区已钻成30口超深高产井,推动油气产量持续攀升。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哈得采油气管理区二级工程师牛阁表示,这批高产油井投产,为日产万吨油气打下坚实基础。投产最深的井已经突破9000米,大部分在8000米以上,进一步证实塔克拉玛干沙漠超深层具备雄厚的资源潜力。
近年来,塔里木油田不断创新超深油气地质理论,在沙漠深层发现了70条富含油气大断裂,顺藤摸瓜打出300多口超深油井。这些油井采出的石油以轻质油为主,大多伴生天然气,塔里木油田通过新建油气处理设施,实现沙漠腹地的油气颗粒归仓。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哈得采油气管理区生产运行部主任王子宇介绍,近两年,他们沿着地下断裂带铺设油气管线,在东西200公里范围内新建了大批油气处理实施,具备每年500万吨的油气处理能力,每天不但能采出近万吨的原油,还能回收近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在超深地层开发了150口累计产量突破万吨的油井,其中累计产量突破10万吨的油井就有35口,这批油井的持续稳定生产,成为超深油区上产的中坚力量。
学子手记/创新求变 千年赣茶融入国际潮流******
图:学子采访江西林恩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利人(左一)。/大公报记者黄慧摄
江西地处中国中部,自古山高水长、云蒸霞蔚,孕育出千年茶香。陆羽《茶经》载其佳茗,宋明以来江西茶便享盛誉于世。走进林恩茶业董事长袁利人的现代城市工场,他直言:“任何一个优质的特色产品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以茶为例,好的土壤,天然气候条件,物竞天择的优良品种,独到的工艺传承,形成了江西茶产业的底盘和基础。”
袁利人认为,江西茶精神根植于民族文化传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茶。历代文人墨客的品茗吟诗,传递出江西茶的中正平和、包容雅致。林恩茶业深知,每一杯地道江西茶,都是自然选择、人工匠心和人文情怀的结晶。
谈及企业发展理念,袁利人强调“纯淨好茶”。他表示,林恩以全产业链布局,严控标准,从茶园到茶杯,每一道工序精雕细琢。这份坚守让企业在信息公开、食品安全极高的欧洲市场深耕25年,与一众百年家族茶品牌展开全球茶供应链合作,成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赣茶品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林恩能够走向全世界,就是江西好山好水好人文练就的独特风味,品质以及坚守的长期永续的经营信誉。”
面对消费升级 深耕守正创新
面对消费升级,林恩在守正创新上探索更深。袁利人介绍,企业在继承传统製茶工艺的同时,注重产品研发和跨界设计。无论是Mild、Mellow、Malty的甜润本味,还是更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创新,林恩始终坚持让江西茶既不失本色,又能融入国际潮流。在他看来,改善口感层次,拓展茶饮场景,是江西茶精神活跃传承的必由之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袁利人以林恩25年国际化为例,谈及江西茶精神如何助推品牌出海:诚信主业,守正有机增长。在外部波动带来的全球化挑战下,林恩始终以诚信、韧性和前瞻精神稳步前行。他感慨:“江西茶凭着底线思维与创新步伐,屡次化危为机,这就是我们江西茶人的底气。”
如今,林恩现代城市工场已落成──50亩园区,涵盖数字化车间、品牌体验中心和全球研发实验室,成就中部地区茶文旅、现代制造多元融合的新典范。林恩还率先推动一二三产业贯通、海内外市场协同、科技与人文并进,致力于每天让全球500万人享用纯淨赣茶。
至于江西茶精神的细腻表达,袁利人说,绿茶之清新、白茶之纯淨、黄茶之甘润、红茶之醇厚、黑茶之陈香,各有风雅。但归根结底,“无论工艺还是品鉴,都离不开一份敬畏自然、精工细作和与时俱进的心。”这是千年茶乡的坚守,也是林恩创新的根本。
品牌发展看似风起云涌,实则每一步都需不懈传承和审慎创新。江西茶精神,正如一杯杜鹃红,醇厚且悠长,温润也坦荡。
大公报实习记者陈知涵